2024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5年。推动川渝“破界”合作,泸州先行先试,率先成立并实体化运行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泸州)党工委、管委会,与重庆市永川区、江津区建立常态化干部互派交流机制,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泸州坚持以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高质量共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引领带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聚力推动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引领打造新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合作新样板,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发展。 2024年,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120项重点任务计划投资381.9亿元,同比增长29.5%;1—10月完成投资368.9亿元,占年计划的95.6%。优势产业融合共兴,建圈强链下好“一盘棋”;合作平台提质赋能,探索更多新赛道;开放协同合作共赢,携手共建川渝“极聚力”;社会民生互通共享,共建高品质便捷生活圈……从山水相连到民心相通,从人文相亲到产业相融,“双向奔赴”正在加速,看不见的区域壁垒悄然打破,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谱写新篇章,川渝“一家亲”“抱”得更紧。
小雪过后,天气渐寒,泸州市泸县百和镇朱巷村1000多亩菱角菜长势喜人。两个多月后,它们将被采摘运往重庆涪陵的榨菜加工厂进行生产、包装、出售。
中午时分,在合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一辆辆满载废钢材的红色大货车驶入泸州鑫阳钒钛钢铁有限公司原材料车间,忙着下货。这些废钢材中,有40%至50%的量来自重庆。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泸州积极“融圈”,主动为成渝“双核”产业发展服务配套,推动优势产业融合共兴。
农业“融圈”,巴蜀鱼米之乡建设成效初显
眼下,泸州市正联合重庆市江津区、永川区,共建100万亩“巴蜀鱼米之乡”产业集群。依托与江津区、永川区土地相邻、道路相连、农业产业相近的优势,泸县和合江县成为合作的桥头堡。
合江县巴蜀鱼米之乡产业融合示范园 市“东翼”办供图
作为榨菜的重要原材料,冬季正是菱角菜的快速生长期,四川通得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卞春林时常会到朱巷村的菜地里转转。
据朱巷村党总支书记王勇介绍,今年8月,四川通得农业有限公司与朱巷村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并正式落户百和,计划流转4000余亩土地,发展菱角菜产业,紧接着在9月进行了育苗,10月移栽种植。“首批1000多亩菱角菜明年1月就能采收。”
作为巴蜀鱼米之乡建设的重要区域,泸县与毗邻的永川区联手打造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泸永融合发展示范园。
“示范园在区域上涵盖泸县立石镇、百和镇、云锦镇,永川区吉安镇、仙龙镇。”泸县现代农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明江介绍说,示范园以“高粱+”“水稻+”为主导产业,布局“一园、三轴、三区”,规划建设核心区2.3万亩、拓展区1.5万亩、辐射带动区12万亩。
为共同耕好这块农业“试验田”,泸县与永川从规划共绘、项目共建、产业共兴等六大方面开展合作。何明江举例说,两地共同编制《泸永融合发展示范园总体规划》,制定《泸永融合发展示范园规划建设项目表》,推动两地联合成立首家跨省强村公司,为两地群众提供全程机械化、生产托管等服务。
在合江县白米镇斗笠村壬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蘑菇基地,早上6点,工人们开始一天的采摘工作,一簇簇鲜嫩的平菇被采摘打包装车后,通过泸渝高速公路发送到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进行销售。
“从9月中旬开始到来年4月,每天都有新鲜的蘑菇发往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多则五六千斤,少则两三千斤。”蘑菇基地负责人黄进军是重庆江津人,在老家从事蘑菇种植10多年。随着“巴蜀鱼米之乡”建设的推进,2023年,他来到斗笠村壬河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蘑菇种植产业,“这里的地理环境、水、气候等都很适合种植蘑菇,目前种植面积30亩,有16个大棚,主要种植平菇和袖珍菇。”
据合江县白米镇党委副书记蒋建华介绍,作为“巴蜀鱼米之乡”核心区之一,近年来,白米镇在产业规划上与江津区同频共振,通过合作发展油菜、土豆、蘑菇等农产品种植,以及稻渔、稻虾、稻蟹等“稻+”种养业,实现两地合作共赢,白米镇已成为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绿色蔬菜保供基地。
优势互补,拓展产业协作新空间
泸州与重庆的牵手不只在农业。
“今年10月的总废钢采购量为23.35万吨,其中12.99万吨来自重庆。”泸州鑫阳钒钛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瑞峰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公司抢抓机遇,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和成渝环线高速公路的便捷交通优势,积极开拓川渝市场,强化双边合作,推动钢铁企业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回收、加工、贸易多种业态发展。
泸州鑫阳钒钛钢铁有限公司。向波 摄
陈瑞峰举例说,公司45%左右的成品钢材回销重庆市场,销售网点在重庆实现全覆盖,年均销量100万吨左右,年销售额40亿元。同时,公司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与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未来,公司将深化与重庆区域的相关产业合作,持续拓展市场渠道,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增强产业链韧性,助力双城经济圈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泸州国家高新区的泸州高新中航传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自2016年落户泸州以来,也与重庆企业有着密切合作。“与重庆长安汽车合作的新能源汽车配件去年开始正式生产,已经成为我们新的增长点。”该公司总经理王家生以齿轴为例,介绍道:“生产的上端如锻造等工序,绝大多数是由重庆企业完成的。我们将这些产品进行再加工,然后销往各大车企,重庆企业也会将磨齿等工序交给我们来完成,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在王家生看来,泸州与重庆地缘相近,重庆的整车厂多,汽车零部件相关产业发达,与重庆企业的合作,形成了产业结构互补和能力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