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瑞士卷,承载千百万家庭主妇的委屈;一档真人秀,嘉宾“名场面”养活无数“吐槽号”;一台脱口秀,言辞越激烈,越有商业价值;一部电影,“金句”说到观众“心坎上”,就能收获票房……
不知何时起,无论长视频还是短视频,无论是真人秀还是真剧本,仿佛都找到了成功捷径——情绪价值。但只注重情绪价值的“情绪流量”,也悄然绑架了每个人。
只要是人,都会追求认同感。“千金难买我乐意”,喧闹的舆论场、拥挤的带货赛道,通过撬动情绪脱颖而出,收获流量,是一种商业竞争技巧。
警惕“情绪流量”,并不是反对这一商业模式。怕的,是过犹不及,或捏造冲突,挑逗极端情绪,或囿于情绪输出,缺少理性思考。
最明显也最可恨的套路,是捏造冲突、硬上“价值”。有个网梗,叫“正能量不如整能量”,意思是现实生活中,正能量和冲突可遇不可求,想出圈,就要学会编剧情,“整”能量。比如,博主“猫一杯”策划、编造的“秦朗巴黎丢作业本”事件,通过“小学生出国旅游还不忘写作业”的剧本,不仅踩准了教育焦虑,还反映出中国人的热心肠,从撬动情绪的角度看很成功,却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普通“土味视频”,拿捏一二情绪就够了——模范老公做了一大桌的菜却不上桌、外卖小哥带着无人照看的婴儿在寒风中等外卖、上门女婿被丈母娘撵出家门老婆却心安理得……这些“整”出来的能量和情绪,甚至都不需要多少表演技巧。一个博主曾总结,只需要一个日常镜头+伦理文案+自我采访+魔性音乐+以假乱真的新闻大标题,就能让不少观众“较真”了——痛骂奇葩的、感动流泪的、对号入座苛责身边人的、借此深入反思的……泼天流量扑面而来,却没人问:为啥这些视频拍摄者头上都长了个摄像头?
熟悉的“随手一拍,没想到火了”,文案背后,是“开局一张图,后面全靠编”;感动满满的“日常故事”背后,是“家人们点关注上链接”的心思。
若只是被情绪套路激情消费,倒还不是大损失。最怕的,是当这种以假乱真的“情绪流量”随处可见,当信息茧房精准推送给每个需要“嘴替”的人……极端的见多了,每个人对真实世界的认知也就会出现偏差。
这种挑动情绪价值的文案,往往挑动的都是不太舒服的感受:“八块瑞士卷”让普通家庭主妇对号入座,更加心酸;即便是正能量,开始也往往有恶毒的婆婆、不孝的子孙、欺负人的顾客、自私的另一半……狗血剧情,爽文反转,愤怒开局,嫉妒收场,套路很深,却让人映照现实,带着滤镜看他人。
当然,有人会说,这种突出情绪的流量也有好处——可以让人看到一些私域的问题,让不被注意的隐秘情绪有机会表达出来。
比如,通过一部电影,探讨两性关系;通过一档真人秀,探讨婚姻乃至心理学人格……但问题是,深入分析严肃议题的基础,始终是真实。如果太过夸张,一切讨论都显得站不住脚,不同观点之间的对碰,也都浮在表面,难以说服他人。
语不惊人死不休,剧不狗血没人看。过分消耗情绪,总有情绪被消耗殆尽的一天,不同“信息茧房”的人,误解不仅不会消除,反而会加深——不仅让共情者陷入极端自怜的愤怒中,更会上演现实版的“狼来了”,让旁观者对故事失去信任,哪怕遇到真实的正能量、真实的问题,也都免疫了、无感了。
这个时代不缺态度,情绪更是过剩。我们需要的情绪价值,不是让我们更愤怒、更失望,也不是更廉价的感动,而是让人真切地信任社会,感受真实社会中的善意和希望。
踩过最深的泥土,才能收获最真的花香。对新闻工作者而言,不应该跟着流量走,而是主动识别真假流量,用真相去击穿过剩的情绪陷阱;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也要沉下心,去除浮躁,讲述清楚更多贴合普通人的真实故事,不靠简单的话题度,更能赢得深沉的讨论和反思。
而对每日被情绪裹挟的你我而言,“瓜”虽好吃,但多吃伤神。面对真假故事,多些批判眼光,增强辨识能力,别被你热爱的“情绪价值”绑架了。
对于情绪价值带来“情绪流量”,你怎么看?评论区聊一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