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渠县贵福镇黄泥社区的1800余亩小麦种植基地里,3台播种机正在忙碌作业。随着机器运转,一粒粒小麦种和化肥被精准播撒在松软的土壤里。
近段时间,渠县各乡镇抢抓农时,积极开展麦田深松、播种、管理等一系列农业生产,全县5万亩小麦陆续开播下种,为来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补损失 抢抓晚秋生产
10月初,渠县宝城镇新民村种植大户江恩军蓄留的300多亩再生稻开镰收割,经现场实割实收测产,最高亩产350公斤以上,相比往年提高了一倍。
“今年,我们种植的水稻品种是隆晶优1212,这个品种成熟后叶青籽黄,穗粒饱满,结实率高,非常适合蓄留再生稻。”江恩军说,今年秋季温光资源丰富,只要适度密植,追施粒芽肥,做好病虫害防控,产出的再生稻不仅颗粒大、米质优良,而且味道好。
据了解,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一年可收获两季,具有省种省劳等特点,是一项重要的粮食增产技术。
渠县有庆镇龙桥村部分待播油菜地。 (记者 严衡玬 摄)
渠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负责人王卫兵介绍,今年,渠县采取统一品种、统一培训、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防控等多项措施,在全县37个乡镇(街道)发展再生稻11.4万亩,产量4100多万斤,相当于种植了3万多亩田的水稻。
秋洋芋是“遇灾补歉”的粮食作物。据王卫兵介绍,秋洋芋的生育期短,采收时间长,销路好,经济效益高,是晚秋实现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
今年,渠县把秋洋芋作为晚秋生产的重要抓手,督促指导农户提前备足种薯,选择适宜的脱毒中早熟洋芋品种,着力推广“深沟高埂、浸种催芽、带芽播种、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重防晚疫病”等关键技术。全县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万元,采购秋洋芋种子1000吨、有机肥500吨,建成秋洋芋500亩示范片3个。
此外,渠县还积极引导农户利用空闲田土及大春作物收获后的田地种植秋红苕。深入实施大豆扩种计划,引导农户扩大秋大豆种植,鼓励开发生育期短、经济效益高、市场销路好的秋豌豆等杂粮作物,把晚秋作物生产当成一季正种庄稼来抓。2024年,全县种植各类晚秋粮食达32万亩。
谋生产 大力推广农机
10月26日,在渠县有庆镇龙桥村,一架载满油菜种子的无人机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下,将一粒粒油菜种子精准播撒在田间地头。
“今年,我们运用无人机播种,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渠县洞子沟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刘云介绍,相较于传统人工播种,无人机播种时间快、成本低、效率高,飞播不受地形限制,直接按照预设的作业路线、亩用量等指标参数进行播种,撒播密度均匀,一天能播300亩左右。尝到机械化生产带来的甜头,今年合作社还购买了精良播种机,仅凭借这一台机器就可以实现土地翻耕、播种、翻盖、开沟等工序,能大幅度减少人力成本,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旋耕机正在作业。 (记者 严衡玬 摄)
同样,在渠县贵福镇黄泥社区的小麦种植基地里,3台施播一体机忙碌作业,而这些机器正是渠县贵福镇黄泥社区种粮大户张明生请来的好帮手。
“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让我今年有信心又扩大了200亩土地种植小麦,按照现在每亩40斤的规模下种,明年平均亩产有望突破400公斤。”张明生表示。
“今年,渠县要完成72万亩小春粮油作物种植任务,其中小春粮食34万亩,油菜38万亩。我们已将小春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全县各个乡镇、村组和农户。”王卫兵介绍,按照“稳粮扩油、粮经统筹”的思路,渠县充分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组装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病虫草统防、无人机直播等高质高效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化,并建立“省市专家巡回指导、县级专家分片包干、乡镇农技员驻村包点三位一体技术服务”机制,组建10支科技服务小分队,组织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120人,在播种、施肥、防病治虫等关键农事环节巡回开展技术服务,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来源:达州融媒